不过对于这件事,这些土番首领还真是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一个个连想都没有多想,就十分爽快地点头答应了下来。
倒不是因为他们刚刚收了郑芝虎的粮食物资,而是因为土番早就对和兰人和弗朗机人恨之入骨了,这些和兰人和弗朗机人不仅杀害了很多土番人,而且还抓去了很多土番人给他们做奴隶,双方直接的恩怨是不可化解的。
所以土番首领们当即表示,回去便要聚集族人,配合郑芝龙驱逐和兰人和弗朗机人,救出被奴役的族人,夺回被侵占的土地。送走了土番首领之后,郑芝虎又从怀里掏出了一封郑芝龙提前写好的亲笔信,命人将这封信送到了东番岛南部的热兰遮城,也就是和兰人的领地,把这封信交给和兰人的总督汉斯·普特曼斯。
郑芝龙写给和兰人的这封信可不是什么宣战书,而是一封求援信,是请求和兰人与自己合作,一同对付北边的弗朗机人的。
当然,要对付弗朗机人,郑芝龙是压根儿就不需要和兰人的帮助的,所以说郑芝龙给和兰人写信求援,这求援是假,要稳住和兰人才是真。
这东番岛上,弗朗机人占据北部,和兰人占据南部,他郑氏被夹在中间,若是贸然与双方同时开战,则很容易促成和兰人与弗朗机人的联合,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
所以要想收复东番岛,驱逐和兰人和弗朗机人,是绝对不能蛮干的,得讲究策略,想办法将其各个击破才好。
事实也确实如此,那和兰人和弗朗机人虽然不对付,为了争夺东番岛也发生了不少冲突,但是泰西人与明国人不同,他们比起仇恨更看重利益,若是郑芝龙贸然与之两国宣战,说不定两国就会罢兵言和,联合起来对付郑芝龙。
到那时候,就正如郑芝龙所料,自己会被和兰人和弗朗机人南北夹击,夹在中间首尾难顾。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要各个击破,利用和兰人和弗朗机人之间的矛盾,联合一方,除掉另一方,然后再回过头来收拾剩下的那一个。
对于郑芝龙而言,要联合自然是选择与和兰人联合了,郑氏集团与和兰人本就走得更近一点,除了生意上的合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和兰人用来对付弗朗机人的代表,就像郑芝龙的死对头刘香佬是弗朗机人用来对付和兰人的代表一样。
再者说了,在东番岛上,和兰人的实力也比弗朗机人要强得多。
虽然和兰人在东番岛只有一座热兰遮城,但是这些年来他们却大肆招募沿海和澎湖列岛的居民到东番岛垦荒,并对东番岛上的土番进行残酷的剥削统治,收取繁重的苛捐杂税,掠夺大量的米、糖等农作物产品。
同时还以此为基地,把大量的中国生丝、陶瓷等商品转运出去,售卖到世界各国,牟求暴利,每年和兰人在东番岛取得的净收入都能达到几十亿和兰盾,折合黄金三四吨。
反观北面的弗朗机人则表现的差强人意,虽然弗朗机人在东番岛北岸修建了圣萨尔瓦多城和圣多明哥城两座城池,但是却无法赚取到维持两城驻军的军费,反倒需要其殖民地马尼拉的经济补助,多年来都是入不敷出的。
所以说,从经济实力上就能看得出双方的军事实力势必也是相差十分悬殊的,和兰人经济实力雄厚,自然是兵强马壮,弗朗机人常年入不敷出,自然是兵力和军备上都差得多了。
热兰遮城的和兰人总督汉斯·普特曼斯在收到郑芝龙的信后,也是不禁挑起了眉毛,可以说郑芝龙要与弗朗机人开战之事正和他的心意,在东番岛上获取的巨大财富,早就让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赶走弗朗机人,独霸整个东番岛了。
只不过虽然这岛上的弗朗机人不是和兰人的对手,但据此不远的马尼拉却是盘踞着一支强大的弗朗机舰队,不是和兰人能够轻易应付得了的。
故而仅凭和兰人一己之力,是不敢贸然与弗朗机人开战的,哪怕能够暂时战胜东番岛上的弗朗机人,恐怕也无力应对弗朗机人的报复。
现在郑芝龙竟然主动找上门来,请求自己帮他将东番岛上的弗朗机人驱逐出去,这就容不得汉斯·普特曼斯不动心了。郑芝龙跟和兰人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和兰人对于郑芝龙的实力自然也是很清楚的,如果与郑芝龙合作,势必可以轻而易举地战胜弗朗机人,而且弗朗机人忌惮郑芝龙的势力,也未必敢回来复仇。
因此汉斯·普特曼斯并没有过多地考虑,马上便提笔给郑芝龙写了一封回信,交给了前来送信的郑氏部众,让其带了回去。
郑芝虎看完汉斯·普特曼斯的回信之后,不禁大喜,情不自禁地感叹自己的大哥神机妙算,这事情都如大哥预料的那么顺利。
办完了郑芝龙吩咐的事情,又安排好了东番岛上的一应事务,郑芝虎便赶回泉州府去向郑芝龙复命去了。
而与此同时,尹浩波的舰队也从琉球转向,一路向西,驶入了泉州府的海域来。
因为有方开铜提前打过招呼,郑芝龙自然也是早就下令派人前去接应,将尹浩波的舰队迎进了自家的港口之中。
仰头望着眼前这数艘蒸汽明轮战船,别说是郑氏的部众们了,就连见多识广的郑芝龙都不禁看直了眼。
巨大的船身两侧装有两个如同水车般的大桨轮,甲板上竖着一根高高的烟囱,冒着滚滚黑烟,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船上失火了呢!
郑芝龙还从未见过如此怪异的舰船,他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清楚惠王殿下的战船,不禁心中暗暗啧啧称奇。
所有的蒸汽明轮战船都靠岸停稳之后,尹浩波也率众下了战船,来到了码头上。
郑芝龙早已从方开铜那里知道了尹浩波的身份,故而看到尹浩波之后,便赶忙迎上前去行礼:“在下郑芝龙,见过尹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