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他有身为内阁首辅的周延儒作为“合作伙伴”,又有孙承宗这个忘年交帮忙,但靠人不如靠己,只有自己的人才是最值得信赖,最靠谱的。
而且说起来,不论是周延儒和孙承宗,对自己而言也确实并不靠谱,周延儒就不用说了,这人人品就不行,自己与他也不过只是利益上的合作,完全不值得自己信赖,也指望不上。
至于孙承宗,虽然孙承宗人品没有问题,但是孙承宗归根结底还是忠心于大明的,在一些不好损害到大明国家利益上的事情上,孙承宗肯定会帮自己,但是一旦涉及到大明的利益,孙承宗绝对会坚定地站在大明一边的。
因此,自己要想掌握大明京师和朝廷的一举一动,还是要在大明京师安插自己的眼线和谍报团队才行。
故而朱兴明已经从自己的亲卫军中挑选出了十几个得力的人手,把他们派往了大明的京师。
能做朱兴明的亲卫军,自然都是能力出众的佼佼者,朱兴明只需告诉他们要做什么,剩下的便一概都不需多说,他们自然知道该如何去做,从沈阳城悄悄穿过大明的边关,混入京师之中,对他们也没有任何难度可言。
有了这个安插在大明京师的情报小组,朱兴明对于大明朝廷的一举一动自是了如指掌,在那些被派往西伯利亚赴任的官员刚刚离开京师之时,朱兴明这边便已经得到了消息。
因此朱兴明便提前结束了对鞍山驿堡和清河堡的巡视工作,返回了沈阳城去,这次从京师过来的人数不少,这接待工作还是要提前做些准备的。
按照明朝的官制,光是承宣布政使司这一套班子,就有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左右参政至少各一人,左右参议至少各一人,督粮道至少一人,督册道、分守道根据下辖州府数量而对应设置,按照朱兴明报给大明的州府数量,少说也得需要三五人才行。
下面还有经历司,设经历一人,都事一人;照磨所,设照磨一人,检校一人;理问所,设理问一人,副理问一人,提控案牍一人;司狱司,司狱一人;库大使一人,副使一人;仓大使一人,副使一人;杂造局、军器局、宝泉局、织染局大使各一人,副使各一人。
便是朝廷对西伯利亚之事务并不重视,也不愿意多派人手,一切从简,光是凑齐这一套基本的班子,就需要大小官员共计至少约四十人。
这还只是光算的承宣布政使司这一套班子,另外的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的官员数量也是只多不少,加在一起便是一百多人,再算上他们的奴仆家眷,人数少说也有三五百,这还没算护送他们的兵吏士卒呢,恐怕人数不在三千以下。
这么多人要吃要住,不得提前准备一下吗,毕竟这些人可都是朝廷命官,好歹都是二品三品的大员,他们的吃住自然也不能太随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